古代

托勒密:古代科学的璀璨明星,揭开宇宙与地理的奥秘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主角是古代科学界的一位巨星——托勒密。生活在公元90年到168年之间的他,出生于埃及的希腊化城市赫勒热斯蒂克。在那个罗马帝国统治的时代,托勒密不仅是杰出的天文学家,还是地理学、光学和占星学的权威。他的研究和著作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

古代 奥秘 地理 托勒密 天文学大成 2025-05-14 07:34  15

古代攻城战为什么会有士兵甘愿第一个爬云梯当炮灰呢?

古代攻城战是战争中最残酷的形式之一。城墙高耸,守军从上方投掷石块、箭矢,甚至滚油,攻城方接近城墙已属不易,更不用说攀爬摇晃的云梯,试图突破防线。第一个爬上云梯的士兵几乎直面死亡,生存机会渺茫。然而,历史中总有士兵愿意承担这一角色。他们为何如此勇敢?是奖励的诱惑

古代 士兵 云梯 古代攻城战 云梯当炮灰 2025-05-14 18:44  13

大学生书评大赛㉛|从《公主之死》看古代女性身份地位及法律保护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一书,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的故事。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了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的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4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从他们

法律 古代 公主 书评 刘辉 2025-05-14 17:04  14

岁月 | 古代的退休制度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限于官吏,常见的退休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曰:“退而致仕。”古书还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即官吏退休,交还官职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形成于汉,发展于唐,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

古代 岁月 退休制度 全禄 五品官 2025-05-14 14:42  10

中国古代国号前“大”字的使用演变及背后的政治文化逻辑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国号作为一个王朝的政治符号,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政治、文化与社会内涵。其中,国号前加“大”字的现象,看似简单的文字叠加,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与文化逻辑。传统观点认为,这一现象始于蒙元,如“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之意,随后明

逻辑 古代 中国古代 政治 国号 2025-05-14 13:27  12

我国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复兴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历史积淀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来的文明。在数千年文明积淀中,也有些民间游戏代代相传,包括一些博彩的游戏。其中有斗鸡、斗狗、走马、斗蟋蟀、斗鹌鹑等比较流行,而且产生了许多相关的成语、歇后语和流行语。

古代 斗鹌鹑 斗蟋蟀 斗狗 斗鸡 2025-05-14 13:25  12

应急溯典|一起学习流传千年的“应急公式”

从《周礼》“荒政十二”的系统设计,到《齐民要术》对农耕防灾技术的详尽记载,古代防灾思想始终贯穿着“事前预防”的逻辑。唯有将“防祸于未萌”的理念融入百姓日用,才能构建起抵御天灾的第一道防线。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正是对这一传统智慧的当代转化,通过科普宣传、应急演练、

学习 古代 防灾减灾 防灾 齐民要术 2025-05-14 10:40  11

古代春宫图有多黄?揭秘古人羞于启齿的私密艺术

深夜烛火下,有位画师在绢帛上勾勒着交缠的躯体;闺阁绣房中,少女红着脸将画卷悄悄压在妆奁底层。这些被称为"春宫图"的特殊画作,承载着中国古人最私密的欲望表达。当我们拂去时间的尘埃,会发现这些令人面红耳赤的图画背后,藏着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的文化密码——它们既是人性本

古代 艺术 古人 春宫图 秘戏图 2025-05-14 07:45  11

丙坤文化:节气如何构建古代气候观测体系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最精密的气候观测系统,以太阳周年运动为基准,将天文、物候与农事活动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间认知框架。这套体系始于商周时期的“四时八节”,至秦汉《淮南子》首次完整记载,最终在《太初历》中确立沿用至今,其科学性与实用性令现代气象学叹为观

古代 气候 节气 蝼蝈 三候 2025-05-13 23:17  10

古代志怪故事:法术

古代志怪故事里提到各种法术,除了降妖除魔大体还有摄魂,搬运,圆光,水遁,祈雨,看相,预测,祝由、驱鬼,缩地,禁锢,炼金,神行,夺舍,取月,隐身……还有一些没有具体名字的幻术。

古代 志怪 古代志怪 志怪故事 法术 2025-05-14 08:55  13

中国古代官场教科书:冯道《仕赢学》全文译文

《仕赢学 》是五代十国时期一部聚焦官场权谋与为官智慧的经典著作,署名作者为冯道(号长乐老),其内容融合儒家伦理与实用权术,揭示了封建官僚体系的运行逻辑,被后世称为“中国古代官场教科书”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

古代 教科书 中国古代 译文 冯道 2025-05-14 08:22  20

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为什么消失不见了,考古学家给出答案

小时候看古装剧,总能看到大侠随手掏出一锭银子结账,或者贪官家里堆满银元宝的场景。那时候我就纳闷:古代那么多银子,现在怎么连影子都见不着了?总不能全被古人花光了吧?直到学了历史才知道,白银的消失居然和打仗赔款、贵族陪葬这些事儿扯上关系,甚至还有政府带着银子跑路的

古代 白银 马关条约 徐桐 基隆港 2025-05-14 08:10  14